我依然没有学会怎么在网上提出技术问题
想要在互联网上提出自己的问题,发现要把一些背景信息补充清楚。但补充的时候,scope 会越拉越大,甚至可能涉及一些不该放在公开网络上的细节。
但如果直接把问题本体放出来呢?就会导致别人一上来就怼一句“Why not just…”,丝毫不考虑之前我的犹豫和挣扎。然后在群聊里,我才开始别人问一句,我补一句。这样效率极低,而且可能还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摩擦。而且多半会得到一个「这个看你需求」的答案。
这样的提问体验其实非常糟心,无论是提问的人还是试图回答问题的热心网友。
就像我司那个巨型单体 React/Webpack 项目,正在筹划淘汰掉 styled-components(为什么?),换一个更现代的解决方案。要是我在网上随便找人问,回答一定是整齐划一的「Tailwind CSS 不香吗」。可惜,我们的情况远比这复杂。
当然,这种存在复杂背景的问题,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,叫 X-Y 问题。但有时候吧,如果要聚焦到 X,有时候那个 X 恰恰是不太方便在公开的地方透露的,只有 Y 可能能透露;有时候会发生滑坡谬误,最后变成了「这个烂班还是别上了,辞职跑路算了」。
我不知道要怎么解决。
不过,我感觉现在问这种问题的人似乎少了(特指技术领域),应该是因为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 LLM 工具吧。
打开 Cursor、Cluade Code,我们可以直接划出来一块代码/把代码行数记下来,然后跟 LLM 提问题,它会帮我根据代码上下文研究问题解决方案,而且随着 LLM 能力的突飞猛进,十有八九能够解决成功,就把这个问题回避掉了。
这个问题有朝一日会解决吗?
我不知道,或许在 Vibe Coding 时代,我们已经逐渐告别了「在公开场合解释复杂背景」的难题。而这篇文章本身,也许就是我问不出口的问题的另一种表达。